太平山上
的思索
石 泉
2020年11月14日下午,叶小青老师根据其子叶晗的意向,邀约了我、前闻一多纪念馆副馆长朱兴中老师和大别山民俗博物馆长邹又新先生前往太平山,协助进行文化探源——有人计划开发太平山,文化探源当然是前期工作的一部分。出发前,因我们对太平山位置有着书本性的猜测,略有分歧:一说走浠英路。因为我知道浠水有太平山是读了龚鼎孶所著《浠川政谱》之后的事。为了防御张献忠起义部队的进攻,时任浠水县令的龚鼎孶向按院(省行政机构)和分巡(地级行政机构)做了一个名为《善备》的防御报告。报告中提到了浠水有两个太平山:“太平山,离城二十里,峻岭崇峰,旁有古刹。依山筑险,藉庙为巢,豹儿石(现名“抱儿石”)、文蔚庵诸乡民可合力守也。”“太平山,离城六十里,东至英山,厥为要害。向甫冲、金谷山、唐家河、七里冲、杨嘴诸处乡民结团共守。人气勃如山,山势屹如横。至于斗方山,再至于羊角,如首斯尾、臂斯指矣。”上述二山,一在今清泉镇西北与巴河接壤处,一在今洗马镇东边。
一说走浠团路,执掌方向盘的叶晗有着经验性指导,经三店街,右拐至豹龙庙下、穿越大灵集镇,直行三五里,右行上山,即达目的地。实践还是重于理论。这里既非A,也非B,而是C——县志没有记载的、属于关口辖区的、与大灵山对面的、第三座太平山。车至半山腰,右侧有一栋老式样、新建筑的孤立房舍。走近一看,门首镶嵌一块白色石匾——太平寺。我们暗自窃喜。
寺内走出一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声音洪亮、非僧非道的老者,热情欢迎我们。他自我介绍:“姓杨,名佑云,生于民国29年(1940年,真看不出80高龄啊)。我和老伴每天在此敬香、打扫卫生、看护寺庙。这太平寺原来在山顶上,当年一位教育组长为我们建了这座房子,劝我们移住下来。”当即,朱老师电话询问原大灵教研组干事佘松年,确有其事,因为上面要开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当杨老听说我们要来开发太平山,更是热情有加,反复强调太平山有绝佳的风水和其它一些无法比拟的优势,豪情满怀地介绍此山此寺的历史背景。当年,为了纪念打败“长毛”(即太平军,指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军队简称。其成员皆披头散发,故由此称。长毛也泛指盗匪)的胜利,我们把倒军旗的山头现在叫“丢旗山”;丧失宝剑的地方叫“失剑坳”;在此山立寨建寺,山名太平山,寨名太平寨,寺名太平寺,以示太平。这里的神灵可灵验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大旱,太平寺的寺主邀全县的佛、道法师齐聚太平寺作法,从策湖调雨来。大雨过后,满山遗留小鱼小虾和水草。这说明太平寺功德非同小可。太平寺是属于佛教还是道教呢?我进寺探个究竟:其主供神是一位手握破天锤的武将。这说明太平寺既不是佛寺,也非道观,而是一座庙。我问杨老:“中间的神像是不是杨泗将军?”他点头称是。杨泗有三种传说:一说杨泗将军最初源于湖南的民间道教水神,是一个因治水有功而被封为将军的明朝人;二说杨泗将军是晋朝周处那样的敢于斩杀孽龙的勇士;三说杨泗将军是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幺。杨泗将军亦称杨四将军,杨家四爷,斩龙杨泗将军。杨幺与钟相起义前曾有四人结为异性兄弟,杨幺行四。钟相、杨幺起义提出了“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钟、杨起义失败后,人们将其追认为“水神”,立祠祭祀。为避免统治者降罪,故意将杨四改为杨泗。据杨老之谈,此山一是经历战胜“长毛”之役,二是求得久旱降甘霖之喜。老百姓觉得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护佑着,因此,选择杨泗将军作为他们所能接受和倍加推崇的保护神,一如既往地庇护地方农业生产,符合民间心理习俗。这与老百姓的太平梦十分契合,故深得民心。其实,杨幺将军没有到过太平山。历史上太平山也从来没有太平过。宋末、元末、明末、清末这里都是风起云涌的主战场,如果说失剑坳、丢旗山等地名是飘渺的文化记忆,太平寨和太平寺等建筑则是具象的历史符号。这恰像我在香港学习时常去太平山,那里是俯瞰维多利亚港的最佳位置,而且太平山也从不太平——它见证了太多的人间风雨。太平,永远是人类的梦想与追求,而她,总像冬日的阳光——露脸的时间很短。我的思绪回到了大唐,耳边回荡起电视剧《乱世香港》里的插曲:……太平山下不太平,几度团圆梦难成。随波逐浪非所愿,只留清白与真诚。……山顶、山寨、太平寺原址什么样?我们急切地带上杨老开车上山。车停在叶晗朋友创办的油茶基地接待处,我们步行上山。刚走几步,就见油茶基地竖立一排约二十米长的巨幅广告牌,气势宏伟,画面壮观,可见创办者的雄心、信心与决心。我们心生欢喜与钦佩,加紧了步伐,直达山顶。这山顶是约七、八十米长、三、四十米宽的椭圆形场地,想不到太平山顶真太平!不见寨或寺、哪怕培训班房屋的任何踪迹,只有两座高高的移动信号塔巍然耸立。塔底下遍处是白茅草在瑟瑟秋风中摇曳。杨老指着边缘一蹲巨石,说是坐鹰石。它岿然蹲立,虎视眈眈,正应了“草枯鹰眼疾”的意境。这兀然屹立的巨石,是天然还是人为?不得而知。俯瞰四周,还有层层梯地,杨老说这是过去开辟的茶山,仔细搜寻,会从茂密的茅草里发现几株枯矮的茶树。可能是缺水灌溉原因,尽管山顶还有一处专用于囤积抽水的土池子,仍然是杯水车薪。杨老指着西边山下有一眼井的地方说,那里叫金盆地,终年沁水不干。我估计是以形状取名的,因为从山头看上去此地像一个倒扣的金盆。我站在太平山之巅眺望,一轮火红的夕阳正在巍峨而秀美的大灵山西面坠落。太平山在大灵山北侧,与大灵山平行走向,紧依大灵山。在地理学上应为大灵山支脉(脉系也是相通的)。此处的山脉全是东南、西北走向,是一种小型的横断山系,记录了造山运动时的震波形态。除了大灵山外,其他仍是“一览众山小”。在太平山北,有一座小于太平山的小山,与其走向一样,绿树茂密,一片葱茏,很引人注目。叶老师几次呼唤叶晗拍照下来。其形状像一只活生生的伏地蜥蜴,又名“土龙”或“龙”,是一种图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物,有着崇高尊贵地位,也有着生生不息、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且头和前两肢倾向太平山作朝拜之势,只是尾巴短点。须知,蜥蜴在外界作用力下,它会自断其尾来保护自己的。朱老师为之赐名蜥蜴山。据悉,业主计划将来从大灵山往太平山架设一条空中索道;朱老师认为不如从太平山与蜥蜴山间拉条索道,成本要低,可观性强。
傍晚,业主的弟弟开车上山来接我们,并指点我们观看他们基地所承包的几个山头,面积不小,目前每年种植油茶的收益可以维持其基本运营,还有待进一步以精准扶贫为导向、扩大规模、开拓进取。他开车送杨老回寺,我们顺山而下,到达停车处小憩片刻。半天的实地寻访,我们很难说有满意的收获。这也是历史的遗憾,频繁的战乱割断了文化的脉络,使得文化记忆有诸多空白。整个太平山相对左右的大灵山、以及我们命名的“蜥蜴山”来说,则明显地觉察植被不足,只有山顶和山腰处的两蹲坐鹰石在无声给人启迪,此地曾经有过良好的生态。这也告诉人们开发太平山,恢复其青山绿水的原貌已是刻不容缓。邹馆长以他历经风雨的见识献策:“要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实干实收,不要玩概念,也不被他人概念所引诱、所迷惑。”毕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关键在人。开发太平山,正如“三岁伢儿穿法衣——事在人为(围)”。我们衷心地祝愿并真诚地期待:太平山上,歌舞升平旅游乐;金盆地里,点石成金硕果丰。
品浠水人文,观秀美浠水!
撰文:石泉 编辑&配图:詹佑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说明:本文承蒙朱兴中老师审改,特此致谢!